坐落于长江之滨,武汉是中国中部自古以来的通都大邑。享 “九省通衢” 之美名,今日的武汉依旧是经济与交通重镇,并持续开拓不断发展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武汉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力量,将引领中国下一波的发展浪潮。

场地现状包括武汉高铁站、主要道路基础设施、水利渠道及北洋桥垃圾填埋场

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迅速铺开,强力驱动着全国城市与区域的发展。杨春湖高铁商务区紧邻武汉高铁站,城市发展与高铁交通的耦合,正是中国高铁举措成功的典型案例。Sasaki 联合奥雅纳 (Arup),仲量联行(JLL) 以及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的跨学科团队, 共同推进高铁商务区的规划设计。近期,本规划正式通过了市级决议,标志着武汉在实现商务区美好愿景的道路上,迈出了坚实且富有远见的一步。

一系列的组织原则回应了区域内的现状议题,确立了核心的设计策略

通过景观的介入,设计创建了联系开放空间和开发地块的组织框架

区域彩色平面图

曾经位于市郊的杨春湖地区,由于武汉人口的迅速增长,人居密度迅速上升,但规划与愿景的缺位导致区域无法承载城市的扩张需求。原有的建设占据了湖岸,这样虽然为城市发展赢得了相应空间,但是也导致了区域内的水质恶化。与此同时,位于湖岸的大型垃圾填埋场也是重要的环境隐患。Sasaki 的团队针对这些现状条件,提出了五项关键补救策略以应对相应的环境挑战。

核心区面向中央公园,并通过商业走廊连接高铁站

小尺度的城市街区强调步行体验,而连廊的设置则便于行人到达中央公园

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分析与设想,图片展示了不同人群如何使用本区域及其中设施

第一项策略是结合两港公园的建设, 对区域内水道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自然化处理。通过软化原有的硬质渠道,设计重塑了水系内的自然过程,相关举措包括:将水系重新连接至湖体泄洪区,调蓄雨水以减少洪涝的影响,重塑河岸生境,增加人行系统与野生动物生境的连接性等。